工業水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水是生命之源,只有先有水才能有人類。 人們可以依靠水生存,到處用水,用水,同時持續污染著水。 人們自然排放污染的水,但自然又將污染的水還給人類。
2011年1月初,備受關注的云南曲靖鉻渣污染事件處理取得新進展,陸良化工廠內沉積的47623噸鉻渣(含14560噸歷史遺留鉻渣)無害化處理完畢。 但曲靖鉻渣事件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工業水污染的嚴重性。 事實上,類似的污染不少。 據報道,2011年7月21日,涪江上游普降大雨,四川省阿壩州松潘縣境內電解錳廠尾礦渣流入涪江。 26日,經綿陽市環保部門監測,尾礦渣超出涪江江油、綿陽段水質單項指標。 涪江沿岸江油至綿陽段城鄉百萬居民飲用水安全和健康生活受到嚴重威脅。 2012年1月16日,珠江源頭繼去年云南鉻毒污染事件發生后,上游西江再次發生水污染事故,死魚綿延3公里。 事故原因初步認定為上游電化學工廠化學品企業泄漏所致。 這種名為次氯酸鈉的化學品會釋放游離氯,人體接觸也可能引起中毒。
近年來,全球每年有數千萬人死于水污染疾病,聯合國每三年發布的最新全球水資源開發報告評估顯示,全球有1/5 (約13億)的人口得不到安全飲用水,每年有數百萬人死于水質問題引起的腹瀉和瘧疾。 2011年11月9日,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了廣州市第三季度桶裝水抽檢情況。 廣州各類桶裝飲用水合格率也只有71.19%,且約30%的桶裝不合格,大部分微生物嚴重超標,部分飲用水PH值、電導率值、溴酸鹽不合格。 菌落總數等微生物是反映飲用水衛生質量狀況的重要指標。 菌落總數含量的高低表明飲用水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 溴酸鹽是含溴化物飲用水經臭氧消毒后產生的副產物,是一種氧化性致癌物質。 在飲用水生產過程中,工廠的生產技術、生產環境、人員衛生、包裝容器、商品運輸等都會引起細菌污染,瓶蓋密封性不好也會污染飲用水。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的汛減水矛盾日益嚴重,工業水污染的不利影響加快了政府治理工業廢水的決心和力度,進一步提高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上各級政府工作日程,2011年上半年陜西寶雞投資6億民生水利建設工程,解決飲用水問題15萬多人在工業廢水處理中,由于行業性質、生產技術、特征污染物的不同,不同行業廢水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技術尤為重要,但從現狀來看,技術問題較多。
隨著人類對高質量水的需求趨勢,一系列水處理產品應運而生。 南京權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水處理產品的先驅之一。 該行業已有10多年的生產制造和銷售經驗,公司的品牌產品倍達浦純水/超純水系統,幫助廣大消費者使用超純凈的放心水,深受用戶好評。